日韩在线天天干人妻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青青草原-国产69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日本av一区二区

菜單
市場洞見:金石財策2022年中資本市場研判
來源: 財策研習社
作者: 王墨石
發布時間: 2022-05-18
點擊次數: 267

?王墨石?金石財策CIO、清華大學碩士、金融投資專家、ISOFP協會中國專家顧問,曾任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及著名投創機構,十六年境內外投資并購、基金運營和企業管理經驗,擅長資產端價值研判和甄選,踐行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跨界融合。



2022年開年以來,受俄烏沖突以及國內疫情等因素影響,A股呈一路下行的態勢,無論是A股各大指數、行業板塊,還是知名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遭遇到非常大的回撤。


4月底,上證綜指一度跌到2800點附近,彼時悲觀情緒一度蔓延,有言論甚至稱2800點隨時可破,股災要來了,但5月以來A股開始觸底反彈,上證綜指在3000點位上下震蕩,又要有人因為錯失2800點的進入時機而感到懊悔了。


普通股民經常是這樣的情況:股票上漲時,希望它下跌,這樣就可以低價買入;然而當它真的跌下來時,又不敢買進。


其實,股市賺錢的邏輯十分透明,就是低吸高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原理上如此明了的事情,實際操作中卻沒有人能精準預測股市短時漲跌,但依然可以通過對整體趨勢的把握,選擇相對合理的時間段擇機進入。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大幅波動導致進入市場的增量資金比較有限,交易量和換手率都不太活躍,市場已經到了一個悲觀的時點。


首先來看影響A股波動的三類因素:


一、疫情沖擊疊加俄烏沖突因素,全球供應鏈受阻,能源、金屬、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全球通脹水平被推升。反映到投資中,今年的CTA管理期貨策略也是少有的能實現正收益的策略。


二、美聯儲等多國央行開啟加息周期,美債收益率上漲,美元走強,中美利差縮小,資金外流壓力增加,國內股市承壓。


三、中國經濟從投資驅動的重速度模式轉為科技創新為主的重質量模式,加之近年國內疫情反復,消費和供給端均遇阻礙,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通脹壓力上升。


影響A股走勢的因素既有國際因素,也有國內因素,但4月份以來A股主要還是受國內因素影響。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為應對經濟下行,國內政策上也有很多積極舉措,貨幣政策仍保持寬松,但受制于海外流動性緊縮的大環境,國內降息相對謹慎,主要通過降準、MLF等工具釋放流動性;財政政策積極有為,房地產調控政策邊際放松。


以上是A股現在所處的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的概述,那么如何看待目前A股所處的階段呢?


目前,A股所處階段可以概括為:已見政策底、筑造估值底和等待盈利底。



01 政策底顯現


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經??吹健罢叩住边@個詞。“政策底”一般意味著國家在股市低迷時期,出臺各項利好政策,避免市場的繼續走弱對實體經濟產生不良影響,從而推動股市回暖??偠灾?,政策底其實是跟投資者的“錢袋子”息息相關的。


近期,針對內外部壓力,中央會議、國務院、央行都在密集發聲:。


4月26日中央財經委第十一次會議、2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經濟形勢與工作會議、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以及《求是》雜志重要文章《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政治局會議也指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政策層面,體現了國家加大基建投資,托底經濟“穩增長”的決心,基本消除了市場對于國內經濟基本盤的擔憂,還在政策力度、紓困幫扶政策、消費、房地產、平臺經濟、穩外資、穩外貿等方面直接針對市場關心的焦點問題進行了回應和明確,進一步夯實了政策底。


投資人可以在發展和安全中尋找未來的投資方向,這當中包括國防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以及卡脖子技術安全,這也是我們在專精特新領域一直關注的行業,即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導體、醫藥、信息技術等,這些行業具有中長期配置優勢。



02 估值底及投資機會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的相似!我們將縱觀過去十幾年A股市場的表現,來判斷我們現在處于什么樣宏觀環境和周期環境中,從而也能更加清楚的知道,我們應該用什么策略來對待當前的環境。


(一)A股正在筑造估值底


——從風險溢價角度看


風險溢價(Risk premium)是投資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權益風險溢價可以理解為,權益投資相對于國債這種無風險投資的性價比,偏離平均水平越多,說明A股的吸引力越強,投資性價比越高。


一般風險溢價頂部區域(紅圈標注位置)大多對應中長期A股市場底部,特別是突破+1倍標準差時,通常是A股中長期底部的關鍵信號,這時A股具有極高的勝率。


注意下圖紅圈標注的位置,無論是全球金融危機的2008年,小盤股上漲比較瘋狂的2012-2014年,還是2018年、2020年,以及現在,風險溢價標準差超過+1的時段(紫色虛線),都意味著A股進入中長期的底部。


市場洞見:金石財策2022年中資本市場研判市場洞見:金石財策2022年中資本市場研判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從歷史幾次大底的表現來看,風險溢價見頂后不一定快速回落,高位震蕩會持續,可能是幾個月,也可能是1-2年,即筑底是一個過程。


本輪的風險溢價已經上行了14個月,在+1倍標準差附近已經近1個月。雖然筑底完成的時間很難判斷,但可以明確的是A股現在已經進入筑底階段,股票具有較高的中長期配置性價比。


——從PE角度看


PE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PE=每股股價÷每股盈利),通常用來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


PE回落至-1倍標準差附近,對應歷史四輪市場底部區域(紅圈標注),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接下來的時間會迎來上漲過程。


2005年以來,萬得全A的PE估值共有四輪貼近-1倍標準差的水平,估值分位處于歷史低點。


從長期角度來看,PE逼近-1倍標準差時,A股處于低估區間,安全邊際較高。


市場洞見:金石財策2022年中資本市場研判


目前階段,萬得全A估值明顯回落,多數行業估值分為低于中位數,雖不是絕對的最低值,但已處于較低水平。


A股市場整體估值進一步下降,滬深300估值水平位于2007年以來的底部25%區間,以中證500為代表的中小盤股也處于歷史低點,接下來成長股的機會值得期待。


市場洞見:金石財策2022年中資本市場研判


過去一段時間表現比較好的板塊有銀行、房地產等周期板塊,從歷次股市底部來看,獲得超額收益一般在20%-25%的區間,目前來看收益已經接近這個水平,未來要突破這個收益區間并不容易。


同時隨著穩增長政策的落地,以地產為代表的穩增長板塊依然會受益,但性價比相對于成長板塊明顯回落,當先更好的配置機會應該在成長板塊。



(二)A股見底后的投資機會


——從歷史看調整后的上漲修復


每次全球沖擊出現后,A股都是首當其沖,但之后的超跌反彈表現突出。


2005年以來,有兩輪全球性沖擊形成的市場底,前者為2008年金融危機,后者為當前的俄烏沖突。兩次全球性沖擊下的A股跌幅都是全球領先,但市場底出現后的一年內,A股改善明顯,三大指數漲幅均超過80%。


政府為避免市場的繼續走弱對實體經濟產生不良影響,會出臺一系列政策來救市,政策底逐漸形成,隨后的多空博弈中多方力量將占據優勢,股市開始上漲,市場底就形成了。


從政策底到市場底的形成,時間可能是幾個月,也可能是1-2年,這期間股市可能繼續下跌;但從政策底到上市公司業績底期間(上市公司發布季報,利好消息放出),漲跌幅明顯縮小,還可能實現正收益。


可見,自政策底開始,預示著市場進入了布局期。著眼長期,歷次調整后市場均進入上漲行情。幅度上看,布局期漲幅有限,甚至短期內還是負收益,但后期上漲十分可觀。從過去十幾年的歷史經驗看,從政策底到市場高點期間,漲幅至少在30%以上,最高一度達到424%。


市場洞見:金石財策2022年中資本市場研判


——看好成長的中長期邏輯


從2月17日俄烏沖突爆發至今,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深證成指分別大跌14.15%、15.09%、20.54%,跌幅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排名領先,僅次于戰爭國俄羅斯的股市跌幅,與之相對的是,美股僅下跌4.19%。根據2008年的經驗,后續隨著全球性沖擊的減弱,A股“超跌”后的“領漲”值得期待。


目前成長股的性價比已經較高。在經歷年初以來的回調之后,成長股的估值有所消化,加上盈利增速維持在較高水平,當前PEG估值已經不高。


PEG是指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PEG=市盈率÷盈利增長率)。當PEG等于1時,表明市場賦予這只股票的估值可以反映其未來業績的成長性;如果PEG大于1,則這只股票的價值就可能被高估;當PEG小于1時,市場可能低估了這只股票的價值。


從指數的角度看,目前科創50、上證50、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PEG估值均處于1倍以下,其中科創50的PEG最低,說明其性價比優于其他指數。


行業方面,重點關注政策受益的新基建,布局綠色能源、自主可控、安全等長線邏輯資產,適度博弈中游制造困境反轉、疫后消費等。



03 耐心等待盈利底



——局部疫情仍是影響市場的重要變量


A股市場雖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事件影響,但A股企業盈利主要還是受內因影響,尤其是國內疫情對后續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


本輪上海疫情新增確診人數頂部已經確認,后續大概率向常態化防控發展。但北京、浙江、江西和遼寧等地疫情有反復風險,未來進展仍需觀察。


盡管政治局會議要求防疫政策兼顧經濟,但考慮到新毒株的高傳染性,下半年防疫難度以及沖擊經濟的可能性仍然高于去年。


國內疫情仍是影響企業盈利底形成的主要因素。



——盈利決定市場企穩動能


當前經濟周期處于衰退后期,但內外因素疊加以及政策不及預期,導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受疫情、房地產持續不振等因素影響,4月社融信貸大幅低于市場預期,尤其企業和居民中長期貸款收縮明顯。


中長期貸款增速變化代表實體部門信心,是反應經濟預期的重要指標。歷史上看信用擴張是“盈利底”先行指標,結合當前貨幣政策持續寬松+財政政策積極有為,充裕的資金將助力復工復產后的實體經濟。


由于今年的疫情再爆發,政策底出現在二季度,根據目前宏觀環境推測本次市場底可能會在二三季度出現,企業的盈利底有望在三季度迎來拐點。



結語:定投是筑底過程行之有效的投資策略


接下來重點關注政策落地,關注疫情變化,關注海外通脹。


雖然超跌修復值得期待,但短期看市場反轉信號還不充分,成交額和換手率仍有下降空間,另外疊加疫情防控趨嚴,盈利還有下探可能,但正如前文中提到的科創50、中證500已經調整的比較充分。


由于美聯儲加息、疫情擾動、業績觸底等問題仍存,震蕩行情下股市勝率尚不能高估,但從賠率角度看值得布局。


投資行業最昂貴的一句話“這次不一樣”,歷史不會復現,但往往以相似的方式再次展現。正如前文中有很多內容是對歷史的回顧,目的是要幫助我們更好地判斷當下。


華爾街大佬、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里奧,在海外金融市場恐慌性地拋售中概股之后發文解讀:

必須要理解中國其實是國家資本主義制度,即,國家運行著一個資本主義體制去為大多數的人的利益服務。中國的政策有著不變的底層確定性,如果你認為市場充滿不確定性,那是因為你還不夠了解中國。


當下A股筑底的過程,正是定投的好時點,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信心和耐心,守時待勢。


分享到: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知識平臺
Copyright ? 金石財策(北京)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