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陽光人壽保險《中國現代家庭全生命周期“保險+”需求洞察白皮書》杭州發布會成功舉辦。金石財策聯合創始人、CEO劉干霄,與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陽光高客中心負責人裴安超,共同作為本次發布會的主講嘉賓,為到場觀眾帶來一場“保險+”財富管理內容盛宴。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加深,預期壽命的逐步延長,居民對健康、養老以及財富管理的關注度日益增強。當前,保險業正處于重要的轉型發展期,面對客戶需求的持續升級和分化,傳統單一的保險產品已經無法滿足客戶復雜而多樣的需求,需要更多元的產品與服務來匹配,但客戶年齡段不同、家庭階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所在地域不同,需求也存在明顯差異。保險行業的領先企業已經意識到,主動擁抱客戶需求的變化,“以客戶為中心”進行供給側改革,輔之以差異化的財富管理策略,才是高質量發展的制勝關鍵。
本次發布會特別邀請財富管理領域資深專家劉干霄擔任主講嘉賓,并做《2023宏觀環境研判與財富管理策略建議》主題演講。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學博士,劉干霄在全球金融形勢、宏觀經濟走勢和產業發展方向等方面均有深刻理解。本次發布會,他闡釋了當前紛繁復雜的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以及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對中國2023年經濟發展作出展望,就財富管理與大類資產配置給出專業建議,并指出保險在家庭資產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劉干霄強調,百年變局下,理解中國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外部環境,是所有投資決策的關鍵點。外部環境方面,俄烏沖突愈演愈烈,打破冷戰結束以來的大國協調機制;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世界經濟增長依然乏力;美國將中國視作最重要戰略競爭對手,發布限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諸多法令。國內方面,中國人均收入已接近世界銀行所設定的高收入國家門檻,正處于增長模式轉型的關鍵階段。中國要實現二〇三五年發展的總體目標,未來將會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區域均衡和國家安全。由此,半導體、高端制造、下一代通信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科學技術領域的突破十分必要。劉干霄講到,認識到我國現階段的發展重心,對于把握新時代紅利,排除不必要的焦慮,理解我國數字化新基建、產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政策方向,做好財富規劃與傳承安排具有重要意義。
結合對全球政治經濟走勢和國內所處的發展階段,劉干霄對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作出展望。他指出,三年疫情造成永久性產出損失,但伴隨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轉向及病毒進入低流行階段,國內經濟重啟與復蘇態勢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上調了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值。不過,短期內中國經濟仍將面對諸多挑戰,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突出矛盾。

過去三年,我國經濟增長主要受公共部門和外部需求的托舉。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私人部門信心不足、預期趨弱,逆周期政策主要依靠公共部門,基建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另一方面,全球供應鏈不暢,海外商品消費需求受歐美的現金補貼刺激,使得我國出口保持了高景氣,并對上下游產業形成拉動。但目前來看,基建投資方面,由于房地產投資下行抵消了大部分基建投資的增長;外需方面,受美歐經濟放緩甚至衰退以及中國出口替代效應的影響,外需已經開始明顯回落。在基建投資增長下降和外需萎縮的情況下,國內經濟只能更多地依靠內需來實現增長。首先,服務消費的增長,將成為經濟復蘇的最主要驅動力。其次,受到政策與產業周期的雙重支撐,基建和制造業投資有望穩健增長。三是房地產投資有望筑底修復,其上下游的投資和消費也有望相應改善。
劉干霄強調,擴大國內消費、加快實現現代化產業體系升級發展,成為中國現代化格局的核心動能。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下,需要用新認知去判斷新時代的投資機會,重點把握科技創新、數字智能、綠色降碳、民生福祉等領域的趨勢性機會。
《大學》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發展韌性十足,家庭財富管理應保持戰略定力。劉干霄建議,資產配置應做到“K型布局”。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家庭、積極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是穩定立足于社會的根本。與此同時,一方面要擁抱“新經濟”,獲得顯著的貝塔機會;另一方面要配置“硬資產”,穿越極端金融周期。其中,保障類與年金類商業保險是家庭理財的基石,屬于資產配置中“硬資產”的范疇,可以在不確定的宏觀環境中和低利率時代下,獲得穩穩的收益。他表示,全新社會周期下,要通過金融、經濟與社會周期的三重考驗,就要做到家財、家業與家人的高效管理,設立家族信托,成立家族辦公室,正當其時。
“短期是復雜的,長期是簡單的,堅持財富戰略規劃與動態資產配置并保持耐心是最終勝利的關鍵!”劉干霄演講最后做出總結。
劉干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學博士、財富管理行業資深專家、CFC \ CWMA \ CPBA等國際認證會員,于2014年創建全國性財富與投資管理顧問公司——金石財策。他深諳大類資產配置與家族財富管理實務,曾為多家商業銀行、信托公司、保險機構及知名律所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提供咨詢解決方案,曾多次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國家會計學院等MBA課程校外導師,相關著作有《重新定義理財顧問》、《中國家族辦公室管理前沿》等。